查看原文
其他

平安证券:监管规范全球趋严,中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已在路上?ESG投资新热潮还远吗?

魏伟等 新财富杂志 2023-04-29



全球范围看,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ESG市场可能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ESG准则的整合有望继续推进,全球对ESG不当行为的严格监管将渐趋常态化。在中国市场,我国ESG发展仍处上升期,2023年金融业和央企ESG行动将显著提速,关于ESG标准的制度建设可能形成初步成果。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魏伟 张亚婕 郝思婧(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成员)


  


2022年全球ESG市场面临更多争议,但同时各参与方也在主动应对挑战,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ESG市场可能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ESG准则整合与严格监管取得更多进展;而中国ESG发展仍处上升期,全国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的落地将加速国内ESG投资策略的推广应用。


本文将系统分析2022年国内外ESG政策、基金投资、债券融资等领域的动态变化,分析未来ESG的发展方向。


01

全球市场:ESG监管规范趋严,市场投资增速边际放缓


首先,回顾2022年的全球ESG市场基础环境变化,有两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即ESG信息披露准则开始整合和ESG投资监管标准趋于严格。


一方面,国际组织就整合统一ESG信息披露指引框架开展实质性合作。其中,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于2022年3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相关金融信息披露的一般性要求》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使用了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报告框架,且融合了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SASB)的行业披露标准要求。与此同时,ISSB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为制定统一的ESG报告准则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共同制定全球统一的ESG报告准则;2022年11月,ISSB也宣布已经启动“合作伙伴框架”倡议,将联手政府、监管机构、国际组织等为将来企业和投资者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全球ESG监管规范更加严格,反漂绿趋势强化。其中,多个国家或地区对于ESG投资产品的认证标准有所提高,对企业和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更加严格,像欧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做出了更详细严格的规则。2022年2月,欧盟市场监管机构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首次将气候风险作为其风险评估和监测框架中的一个新的独立类别;2022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注册人在其注册声明和定期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各家投资机构的ESG审查监管行动也在增加。其中,纽约梅隆资管和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均因被指控存在ESG信息披露不当或未能遵守其涉及ESG投资的政策和程序而被SEC处以高额罚款。


其次,回顾2022年全球ESG投资管理进展,全球ESG投资参与方仍然在稳步增加,不过基金投资情绪有所降温。结构上看,欧洲相对更有韧性,美国市场受到舆论分歧增加的影响,面临的资金净流出压力大。2022年美国新上市多只与ESG理念相违背的主题基金,部分州政府也在通过立法抵制ESG,如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了禁止其养老基金在投资中考虑ESG相关因素的决议等。


从参与者来看,联合国支持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签约机构持续扩容,投资管理人增速更快。2020-2022年间UN PRI新签约机构数量连续3年超过800家,2022年新签约机构数约845家,投资管理人占比82%,比重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7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部签约机构数超过5300家,资产所有者接近720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组织、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风险的关注和应对,2022年TCFD框架签署机构数连续第二年超过1100家,金融机构数占比维持第一,比重约25%。



从投资端来看,2022年全球ESG投资热度有所降温,欧洲市场相对平稳,美国、日本市场资金净流出压力明显增加。据Morningstar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可持续基金(包括开放式基金和ETF)存续产品数量超7000只,较2021年底增长18%,基金总规模约2.5万亿美元,相比2021年底下降9%;2022年全年累计资金净流入约1890亿美元,相比2021年资金净流入规模减少近70%。


分地区看,欧洲仍然是全球可持续基金的主力场。欧洲可持续基金在俄乌冲突、高通胀、持续加息、经济衰退担忧等风险因子持续演绎的背景下,仍然吸引了资金持续净流入,2022年累计资金净流入规模占全球比重91%,较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美国受到反ESG浪潮的影响,2022年可持续基金市场的资金净流入规模降至30亿美元左右,较2021年减少近95%,2022年二季度和四季度均有单季资金净流出。亚太地区内部有所分化,日本可持续基金2022年资金累计净流出4亿美元左右,同期除日本外的亚太地区资金净流入规模占比较前值提升2个百分点至6%。其中,中国ESG投资仍然受到资金青睐,并且国际指数公司对中国ESG市场的覆盖产品也在增加,比如彭博和MSCI宣布推出的彭博MSCI中国ESG指数系列,以及富时罗素与中国平安推出的富时平安中国ESG指数系列。


 


从融资端来看,2022年全球可持续主题债券发行热度次于2021年,绿色债券仍是第一大贡献。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2022年全球可持续主题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6300亿美元。分类别看,绿色债券排名第一,规模占比达52%;同时,金融机构仍然是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人,2022年上半年发行规模占比约31%,较2021年继续提升5个百分点;社会责任债券2022年发行占比较2021年下降6个百分点至15%;作为近三年发行新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与转型债券的发行热度基本持平,这其中,中国、日本等国的积极政策对转型债券市场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02

中国市场:ESG准则出台提速,投资开始从泛概念走向实质性


首先,我国ESG市场建设在2022年迎来更多政策支持,特别是ESG准则以及监管指引的覆盖面逐渐拓宽,对金融行业、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也在持续完善。


第一,新增本土化ESG指引覆盖投资管理、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


具体看,一是在ESG投资管理方面,证监会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2022年分别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ESG尽责管理倡议书》,要求公募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业积极参与上市公司ESG治理,并将ESG因素纳入自身投资决策中;同年10月,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将全社会项目投资逐渐纳入ESG考察中。


二是在ESG信息披露方面,2022年初,沪深交易所修订规则新增两项要求,包括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范围和建立健全有效的治理结构;同年4月,证监会提出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纳入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中;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积极参与构建中国ESG信息披露规则、评价和投资指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2023年争取实现ESG专项报告披露的全覆盖;同时,社会组织也在加快制定企业信息披露指南,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牵头起草了《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先后主导制定了《企业ESG信息披露通则》、《企业ESG评价通则》和《ESG评价机构服务规范》等团体标准。


第二,“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速完善,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从产品进展来看,绿色金融工具迎来更多的创新,发展也规范化国际化。在债券产品方面,2022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宣布将推出专项用于低碳转型领域的创新型转型债券;2022年7月,中国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对专门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债券的国内标准进行了初步统一;此外,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修订指引,鼓励支持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 的发展。在碳金融产品方面,2022年4月,证监会制定了《碳金融产品》金融行业标准,将碳金融产品分为碳市场交易工具、碳市场融资工具和碳市场支持工具三大类。


从机构规范进展来看,银行保险机构是绿色金融重要参与主体和重点制度规范对象。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对其自身经营范围和客户的ESG风险和管理给予关注、识别和完善,并强化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要求;同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分别统计保险公司为ESG、绿色产业、绿色生活三方面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


第三,2022年我国也在积极参与ESG领域的国际合作。


2022年6月,中国和欧盟共同推出《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对中国和欧盟标准进行归纳融合。同时,我国积极响应国际组织的ESG活动,对于ISSB发布的两份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国财政部和证监会分别回复了建设性意见;同年12月,财政部与国际IFRS基金会签署谅解备忘录,成立IFRS北京办事处。


其次,在政策持续加码支持的同时,我国ESG投资市场也在稳步发展,国内ESG市场参与者数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全国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开始招标,这一举措有望引导国内投资管理ESG整合进程提速,纯ESG策略产品增加意味着我国ESG投资开始从泛概念逐渐走向实质性。


从参与者来看,2022年国内加入全球ESG领域相关组织的机构数再创新高。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签署联合国支持的PRI原则的机构数累计超过120家;2022年当年新增签约机构数为42家,创年度历史新高,其中,投资管理人有31家。并且,支持TCFD的机构数量也在持续攀升,2022年新增28家,累计签约机构数达到65家。与此同时,2022年11月,全国社保基金宣布,旗下ESG投资组合正在面向国内20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招标,我们认为未来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的落地有望引领国内ESG投资市场发展进入全新加速期。



从投资端来看,ESG基金产品发行稳步推进,纯ESG策略主题基金有明显增长。根据WIND基金概念分类,我们统计了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已成立且尚未摘牌和到期的ESG概念类基金(含多个份额类别的同一只基金合并计算)的市场情况。其中,2022年国内新成立ESG概念类基金超100只,新成立基金数量较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属历史偏高水平;截至2022年底,WIND ESG概念类基金总份额超4500亿份,较2021年底增长7%。具体来看,以下几点ESG基金市场变化特征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纯ESG策略主题基金和指数产品扩容加速,ESG投资逐渐从泛概念走向实质性。2022年国内新成立纯ESG策略主题基金超20只,较2021年新成立数量翻倍;同期新成立泛ESG基金约29只,较2021年减少近五成。从存量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底,纯ESG策略基金份额升至近480亿元,占比约11%,较2021年提升4个百分点;同期泛ESG基金份额占比较2021年下降7个百分点至39%。


二是环保主题类投资仍然集中,环保类基金规模占比仍有半数。2022年新成立ESG概念类基金中,环保主题基金仍然是最大贡献,数量达到50只,略低于2021年6只;截至2022年底,环保主题类基金规模占比约50%,与2021年基本持平。另外,2022年6月,首批8只碳中和ETF正式获批也为绿色投资提供了新的工具。


三是从基金历史收益来看,纯ESG策略基金在2022年相对更抗跌。我们统计了截至2022年底存续的所有偏股型基金的历史表现,2022年纯ESG策略类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8.6%,高于全部ESG概念类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数5.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环保主题类基金表现更依赖于相关赛道股行情,在2020和2021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主题收益领先的背景下,环保主题类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数平均高于全部ESG概念类基金10个百分点以上,而在2022年新能源相关主题普遍调整的背景下,环保主题类基金收益率中位数最低,为-25.8%。


其三,从融资端来看,2022年国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发行可持续债券近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净融资额约1.07万亿元,同比增长48%;结构上看,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当年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74.5%、21.7%、0.1%、3.6%。从具体产品看,继2021年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陆续发行后,2022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又推出转型债券产品,用于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其中,2022年发行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工业、公用事业、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可持续转型升级,90%以上的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


 


03

未来展望:全球ESG严格监管常态化,国内ESG投资方兴未艾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可持续”仍然是顺应社会长期发展的方向,全球可持续金融也将继续加持助力。但也要客观认识到,ESG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关于ESG有效性的分歧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全球范围看,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ESG市场可能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ESG准则的整合有望继续推进,全球对ESG不当行为的严格监管将渐趋常态化。其中,我们想特别提示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兼顾E、S、G三个因子共同提升的发展模式,若一味追求环境影响和改善而忽视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的行为,长期来看可能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也可能会面临监管处罚。另外,对于近两年明显增加的ESG争议,我们认为应辩证看待,虽然部分投资机构退出ESG投资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短期市场投资情绪;但从长期来看,不同的投资目标和观点有助于市场的健康高效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全球ESG准则的规范统一和评价方法和投资策略的完善。


在中国市场,我国ESG发展仍处上升期,2023年金融业和央企ESG行动将显著提速,关于ESG标准的制度建设可能形成初步成果。综合海外经验和本土环境,目前我国ESG市场运行呈现出的特征,是以部分行业/企业ESG行为带动整体ESG市场发展、在鼓励自发探索中同步加快监管指引体系建设。从2022年的政策引导来看,金融行业ESG标准化建设和央企ESG信息披露建设有望在2023年和“十四五”期间率先完成。并且,关于中国ESG信息披露、评价、投资监管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有望形成更多成果。2022年上交所在完成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中,将“研究制定符合上市公司实际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2022年11月成立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也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同的ESG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列为工作计划之一。


在国内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全面推广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为ESG投资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ESG评价更高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资金认可,一级市场融资效率和二级市场估值均有望受益提升。当然,ESG策略的推广离不开ESG评价基础设施的建设,ESG投资需求的增加也将加速更具认可度和适用性的ESG信息披露、评价、数据统计等标准的建设,ESG人才招聘需求也将相应扩大。

- END -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新财富2023年3月号·电子版

《大象转身 剑指重估

央企管资本大考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点个在看天天涨不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